logo设计理念不仅是实用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图形艺术的设计。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必须体现前述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由于对其简练、概括、完美的要求十分苛刻,即要完美到几乎找不至更好的替代方案,其难度比之其它任何图形艺术设计都要大得多。
1.设计应在详尽明了设计对象的使用目的、适用范畴及有关法规等有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2.设计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应用形式、材料和制作条件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同时还要顾及应用于其它视觉传播方式(如印刷、广告、映像等)或放大、缩小时的视觉效果。
3.设计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审美意识、社会心理和禁忌。
4.构思须慎重推敲,力求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5.构图要凝练、美观、适形(适应其应用物的形态)。
7.色彩要单纯、强烈、醒目。
8.遵循标志设计理念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标标志艺术除具有一般的设计艺术规律(如装饰美、秩序美等)之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
logo具有识别、领导、同一、涵概、革新等特性。
标志是企业视觉传达要素的核心,也是企业开展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在视觉识别系统中,标志的造型、色彩、应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其他识别要素的形式,其他要素的建立,都是围绕着标志为中心而展开的。标志的领导地位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活动的集中体现,贯穿于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具有权威性的领导作用。
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特色、价值取向,反映企业的产业特点,经营思路,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象征。大众对企业标志的认同等同于对企业的认同,标志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违背企业宗旨,只做表面形式工作的标志,失去了标志本身的意义,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企业的经营和企业信息的不断传播,标志所代表的内涵日渐丰富,企业的经营活动、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都会被大众接受,并通过对标志符号的记忆刻画在脑海中,经过日积月累,当大众再次见到标志时,就会联想到曾经购买的产品、曾经受到的服务,从而将企业与大众联系起来,成为连接企业与受众的桥梁。标志确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潮流的演变,以及社会背景的变化,原先的标志,已经不能完整表达企业的自身情规模、行业属性、经营范围等等。
logo设计不仅是一个符号而已,标志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对应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小物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标志是设计中的“小品’,但也是设计中最难的。它其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选择性特点。标志设计通过文字、图形巧妙组合创造一形多义的形态,比其他设计要求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代表性。突出的表现在于设计概括的形象化,以单纯、简洁、鲜明为特征,令人一目了然;简练、准确而又生动有趣,其有即时达意的传达功效。
1.图形的造型美
标志设计要在细小范围中反映具休的艺术待征,给人以美好、动人的形象,必须具有和谐、悦目的形象。图形是构成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足标志最后成败的关键。正如音乐先讲究节奏、旋律和音响,而后才有音色关。诗讲究格律、音韵和诗意,而后才有诗味。标志也是一样,必须讲究组织格式和运动变化,而后才有图形美。所谓图形美,并不单是外在的美,还应有意象的内在美。从设计构思到组织形式,善于运用构成法则的运动变化,发挥单纯的和谐美。图形美并不像一般图案那样用添枝加叶的填充式手法,而是巧于利用结构的简化、形象的净化,强调强化和精简的艺术处理。产生一种特有的标志造型美
2.意和形的综合美
标志是通过完整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形象则是构成图形美的重要条件。标志的艺术形象可以概括为两个组成部分。
(1)意象美。由想象、惫境、比喻、色彩等组合成意味深长的意象美。
(2)形式美。由变化、运动、对照、均衡等组合成组织结构的形式美。
前者以意象的内核为基础,后者以形象的构成为规律,两者不可缺一,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标志.也谈不图形美。如果缺乏前者,就没有诗愈般的境界。不能令人悠然神往。缺乏后者,就没有条理化的组织秩序.不能引人悦目舒畅。毫无疑问,惫象美是内在的,提供了普遍的现实意义.形式美则是外在的,提供了形式感的具体特征。两者都是融情于景和组织形式的揉合
发展趋势
(一) 由复杂向简约的演变
标志的发展更加注重的标志的表达手法及技巧。以简单的图形元素,使得标志具备更加突出的视觉效果。
(二) 由具象向抽象的演变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简单、抽象的标志更容易被观者记忆于心,因此标志的设计更具有创意性以及形式美感。
(三) 色彩的多样性的演变
色彩更为丰富,渐变的应用效果广泛,标志更具备光泽感。
(四) 平面化趋向立体化
标志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同时也是平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的发展逐日走向立体化,三维立体的表达手法,使得标志丰富,视觉效果更为突出。
标志的发展是一个设计相互交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的过程。标志作为商业产物,设计手段是次要的,目的才是第一位的。更注重的应使其商业性。
现代logo的概念更加完善、成熟,标志的推广与应用已建立了完善的系统。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效率、时间的概念标准也被重新界定,在这种情况下,logo的风格也呈现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对于标志创作和设计者来说,要通过一个简洁的标志符号表达比以前多几十倍的信息量。经典型logo与具有前卫、探索倾向的设计并存,设计的宽容度扩大了。
社会经济的衡量标准不再只是商品数量的多少,性能的好坏,种类的有无,概念传达的准确与快慢成了新的衡量标准和制胜的关键。可以说,时代给标志创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空间。基于这一点,标志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理性与感性、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成为设计师追求成功的有效路径。社会和市场上的logo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趋势
各种标志都在广阔的市场空问中抢占自己的视觉市场,吸引顾客。因此,如何在众多标志中跳出来,易辨,易记,个性成为新的要求。个性化包括消费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来自设计者的个性化。不同的消费者审美取向不同,不同的商品感觉不同,不同的设计师创意不同、表现不同。因此,在多元的平台上,无论对消费市场,还是对设计者来讲,个性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2,人性化趋势
19世纪末以来,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包豪斯设计风格的影响,设计倾向于机械化,有大工业时代的冰冷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对人的关注,人性化成为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家、设计史学家、设计教育家普罗斯所言:“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logo也是如此,应根据心理需求和视觉喜好在造型和
色彩等方面趋向人性化,其有针对性。
3.信息化趋势
现今的网络时代使的logo与以往不同,除表明品牌及企业属性外,logo还要求有更丰富的视觉效果、更生动的造型、更适合消费心理的形象和色彩元素等。同时,通过整合企业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自我独特设计语言的翻译和创造,使标志不仅能够形象贴切地表达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还能够配合市场对消费者进行视觉刺激和吸引,协助宣传和销售。标志成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视觉联系纽带和桥梁,因此,信息含量的分析准确与否,成为logo取胜的途径。
色彩等方面趋向人性化,其有针对性。
4.多元化趋势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logo的艺术表现方式日趋多元化:有二维平面形式,公有半立体的浮雕凹凸形式;有立体标志,也有动态的霓虹标志;有写实标志,也有写意标志;有严谨的标志,也有概念性标志。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标志成为日益盛行的新的标志形态。
注意细节
颜色选取
对于标志设计而言,色系的选择尤为关键。标志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符号,应当具备可读性和传播性。因此,一旦标志的色彩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企业视觉系统CI的确定。色系的选择应当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和实验。例如,科技类公司常选择蓝色作为标准色,而金融类公司则常选用红色作为标准色。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企业又会因自身发展战略的不同而对于颜色有所侧重。因此,标志设计师在完成Logo颜色的选取前,一定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最符合需求的色系设计。
设计草图概念
在你的探究和简介的设计图上开发logo设计理念。这是设计流程中仅有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要有灵感激发并产生创造性。正如Dainis Graveris曾经写过的“草图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展现到纸上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这以后,将会在电脑的真实设计中变得更加容易。草图帮助我们解决了想象出来的东西:一旦你理解了,你会经常在一张白纸上开始你的设计工作。
品牌外延
草图的设计过程,实际上也是寓意的构思过程。如何在小小的logo上面,贴切的赋予企业的品牌外延,是标志设计者需要下工夫的地方。设计经验、行业经验,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成就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logo设计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细节美化
在设计方案定稿阶段所确定的标志,需要在图形细节上进行完善和修正,我们经过对标志的标准制图、大小比例、结构原理、黑白应用、线条应用等不同层面的综合考虑,使标志的设计趋于更加的规范、合理、和谐。唯有如此严苛的流程和细节的把握,我们为客户设计的标志才真正具有“设计”的意义,才物超所值,也才会便于日后在品牌应用及品牌传播中的完美发挥。[4]
一个品牌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标志的传播,标志是品牌的视觉展现,标志是品牌的符号。其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在做企业,在做品牌建立的时候,应标志的设计和推广做到“用心良苦”,时刻记着:标志就是品牌的一张脸,只有脸漂亮了,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不注意细节,不修边幅的话,最终就会被遗忘、淘汰。 换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加健康的发展,让企业走向更加宽广的道路。
企业换标肯定是有自己的道理,无论怎样的原因,换标毕竟是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大事记,所以换标一般要经过以下三步。
第一: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营销的基本工作,同时也是换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品牌的标志需要不需要换,换成什么样子的,这些都需要经过市场调研后来进行分析。可口可乐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沿用了文字标的特点设计了的中文标志。
有了市场调研,对于换标的原因和目的完全清楚之后,新的logo设计就是关键的点睛之笔。一个新的标志设计一定符合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文化、消费者的爱好需求,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 logo发布
标志更换后,在对外的宣传发布中,企业必须做到前呼后应,快速反应。纵观最近几年世界大牌企业的换标,我们可以看出,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启动新标之前,外界的媒体、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专业的人士等都开始关注。这种观注无形中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给予品牌高度的吸引力。
任何品牌的换标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在整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换标意味着品牌将要发展、企业将寻求突破。所以,新标的发布绝对不能敷衍了事,要做到有声有色,名扬四海。
必备素质
1.观察能力
观察,是logo设计师知觉形态中有意识、有计划的一种活动。鲁迅说过:“如果创作,第一要观察。”如果说记忆是策划的基础,那么,观察则是策划的关键。标志设计师在接受广告委托后,对市场产品和消费群体的调查研究,是把握标志成功过程的重要手段。观察是一个从思考到认识到实践再到观察再认识的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的途径。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logo设计师对客观事物作出思考的能力。思维是一种客观现象,它为创造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思维的类型很多,主要是象思维和现象思维能力。思维的过程是设计师对客观事物分析和综合的过程。通过抽象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本质的东西,抛弃非本质的东西,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了规律性的认识。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作出判断和推理,这是设计师认识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现象思维,是对人类现象的把握、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护理性认识阶段的一种思维类型。抽象思维似乎以概念为中心思维活动。因此,整个思维 过程是提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形象和典型意境。
3.创新能力
是标志设计师智能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以创意为中心是logo设计的灵魂。创新能力,是指在标志设计活动中具有提出新思想、新意境.想出新形象、新方法的能力。现代标志的基本目的,是创造形象、创造效益、创造未来。因此,创新能力在整个标志设计师的智能结构中占有垂要地位。
小小标志,方寸之图,形态虽小,寓意乃大,价值不菲,影响深远。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现代文件的象征,标志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散落在城市五光十色的街景中,闪现在自由自在的人群中,铭刻在时尚文化的长廊上。标志从诞生之日起,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其身份角色的不断转换,从原始社会部落图腾到高科技时代的商品标记。 LOGO设计、标志设计、徽标设计、商标设计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不同与古代的印记,现代标志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商标设计,标志设计作为企业CIS战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企业强大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被涵概于标志或商标中,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复刻画,深深的留在观众心中。 设计过程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方向通过特殊的图形固定下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标志的同时,自然的产生联想,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标志(logo设计)与企业的经营紧密相关,标志设计,商标设计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其价值也不断增长。 标志形象应该注重时代精神,因此,国际上不少著名企业在不同时期对标志造型进行调整或变更,以顺应技术 发展的需要以及符合时代审美如下图,这些标志的变迁,体现了当今标志设计的形态已由具象转为抽象,造型 要素由复杂趋于单纯,表现形式也有绘画性转向多元化的变化趋势。